DIN 75201汽車內飾材料霧化試驗儀是一種專門用于評估汽車內飾材料在高溫下揮發性成分起霧性能的測試設備,適用于汽車、飛行器等內飾材料,如汽車內飾塑料件、聚氨酯、紡織品、皮革、膠粘劑、非織造布、熱可塑性彈性體等材料在高溫下其揮發性成分蒸發情況的評價,亦可用于車前氙氣燈高溫霧化現象的測定。本信息由濟南蘭光機電技術有限公司發布提供。
一、標準試驗方法介紹
1、試驗原理:通過模擬高溫環境,使內飾材料中的揮發性成分蒸發出來,并冷凝在收集裝置上。通過測量收集裝置上冷凝物質的量或性質,來評估材料的霧化性能。
2、試驗步驟:
準備試樣:從待測試的汽車內飾材料中切割出符合標準尺寸的試樣。
放置試樣:將試樣放入起霧杯中,并確保其平整且緊密貼合。
設置溫度:開啟高溫和低溫浴槽,并調節至設定溫度。高溫槽溫度范圍通常為室溫至150℃(部分型號可另購至280℃),低溫槽溫度范圍為0至100℃。
清洗與放置:清洗起霧杯及起霧玻璃板(或鋁箔),并放置好試樣和收集裝置。
開始試驗:將冷卻腔放置好,保持高溫槽和低溫槽在設定溫度下正常運轉至試驗要求時間。
結束與測量:試驗結束后,取下玻璃板(或鋁箔),放至規定時間后進行測量。根據所選的測試方法(光澤度法、霧度法或重量法),測量冷凝前后的光澤度值、霧度值或重量變化,并計算出試樣的成霧值或霧化-凝結物的重量。
3、測試方法說明:
光澤度法:試樣在起霧杯中被加熱所蒸發出的氣體冷凝在低溫玻璃板上,通過對玻璃板冷凝前后的光澤度值進行對比并計算,可得出試樣的成霧值。
霧度法:試樣在起霧杯中被加熱所蒸發出的氣體冷凝在低溫玻璃板上,通過對玻璃板冷凝前后的霧度值進行對比并計算,可得出試樣的成霧值。這種方法與光澤度法類似,但測量的是霧度值而非光澤度值。
重量法:試樣在起霧杯中被加熱所蒸發出的氣體冷凝在低溫鋁箔上,通過稱量鋁箔冷凝前后的重量變化,可得出試樣霧化-凝結物的重量。
二、霧化試驗儀儀器介紹
1、儀器組成:DIN 75201汽車內飾材料霧化試驗儀主要由高溫恒溫槽、低溫恒溫槽、冷卻盤、起霧杯、起霧玻璃板(或鋁箔)、測量計、取樣器及附件等組成。這些部件共同協作,完成采樣、加溫、冷凝、測試等試驗過程。
2、儀器特點:
高精度控溫:高溫槽和低溫槽均具有高精度控溫裝置,控溫精度為±0.1℃,能夠確保試驗溫度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多種測試方法:儀器配有光澤度法、霧度法和重量法三種測試方法,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測試方法。
廣泛應用:適用于汽車內飾件材料中揮發性有機物質,如PVC、紡織品、皮革、非織造布、橡塑產品等材料在高溫下其揮發性成分起霧性能情況的評價。同時,也可用于車前氙氣燈高溫霧化現象的測定。
運行穩定:儀器設計合理,運行穩定可靠,能夠為用戶提供準確可靠的測試數據。
3、儀器應用:DIN 75201汽車內飾材料霧化試驗儀的應用對于降低車內環境污染、保障駕乘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該儀器的測試,可以評估內飾材料的霧化性能,從而篩選出符合標準的材料用于汽車內飾制造。這有助于提升汽車的整體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DIN 75201汽車內飾材料霧化試驗儀是一種功能強大、應用廣泛的測試設備。其標準試驗方法和儀器特點確保了測試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汽車內飾材料的質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多更深入的技術探討,我們(Labthink蘭光)期待與各行業中的企事業單位增進更多的技術交流與合作。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微信